产褥垫是产妇分娩后使用的一种卫生用品,主要用于吸收恶露、防止弄脏床单等。以下是产褥垫更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更换时间

恶露量多的情况

在产后最初的几天,恶露量通常比较多,尤其是产后24 - 48小时内,可能会出现血性恶露。这时候产褥垫需要频繁更换,一般每2 - 3小时就应该检查一次。如果产褥垫已经被恶露浸湿超过1/3或者感觉潮湿不适,就应该及时更换。例如,当产妇发现产褥垫上有大量鲜红色的血液,且范围较大时,就不能再继续使用,要立刻更换。

恶露量少的情况

随着产后时间的推移,恶露量会逐渐减少。在产后一周左右,可能会转变为浆液性恶露,颜色变淡,量也变少。此时如果产褥垫没有明显的污染,可适当延长更换时间,大概4 - 6小时更换一次。不过,如果产妇活动较多,即使恶露量少,也最好适当增加检查和更换的频率,以免发生侧漏。

更换方法

准备工作

在更换产褥垫之前,要先准备好新的产褥垫、干净的内裤(如果需要更换)、湿巾或温水和毛巾(用于清洁会阴部)等物品。新的产褥垫要选择合适的尺寸,常见的有60cm×90cm、90cm×150cm等,要确保能够覆盖产妇躺卧的主要区域。

更换步骤

首先,帮助产妇侧身,轻轻地将污染的产褥垫从身体下方抽出,尽量卷起来,以防止恶露泄漏。如果产褥垫上有较多恶露,要小心不要让恶露沾到产妇的身体或衣服上。

然后,用湿巾或蘸了温水的毛巾轻轻擦拭产妇的会阴部,从前往后擦拭,以防止细菌感染。擦拭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刺激伤口(如果是顺产有侧切伤口或者剖宫产伤口)。

接着,将新的产褥垫平铺在床面上,要确保产褥垫的位置正确,边缘部分要平整地铺在床沿,防止产妇翻身时移位。

最后,让产妇缓慢地躺回新的产褥垫上,检查产妇是否感觉舒适,产褥垫是否铺放合适。如果是在医院,更换下来的产褥垫要按照医院的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如果是在家中,要将其包裹好,放在有盖子的垃圾桶内,避免异味散发和细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