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摄入量不足时,考虑增加额外的配方奶补充。宝宝的胃容量为:1-2天7-13ml/次,3-6天30-60ml/次,7天-6个月60-90ml/次,6个月-12个月90-480ml/次。宝宝出生后1-2天往往睡的比较多,吃奶次数相对较少,3天后基本达到8-12次每天。

奶粉的配置

喂奶量公式:很多书籍上写的是、日喂养量(g或ml)=宝宝体重(Kg)×110。比如宝宝体重3Kg,则日喂养量是3x110=330g或ml。每天喂养的频次是8-12次,则单次喂养量应是28-42ml之间。但是实际操作中、往往不符合宝宝的实际需求。具体喂养量参照:

出生后第一次

10-15ml

吃多少是多少,吃不完就不要一直喂。

睡眠超过3小时需要叫醒宝宝继续喂奶,避免低血糖。

若医生有交代需要加强喂奶的,则需增加喂养量或频次。

第 2-3天

20-30ml

宝宝喂养的大前提是按需喂养。

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个体,

具体喂养量要以宝宝的实际表现为准。

比如睡眠时间、大小便频次、体重增长情况决定。

第4-7天

30-60ml

第8-14天

60-90ml

第15-28天

90-120ml

倒水:配置时先放恒温壶中42-45度的水(有些奶粉要求使用70度的水)。

加奶粉:再放奶粉(奶粉必须事项:各种奶粉配制比例不一,必需严格按照奶粉说明来配比用专用的量匙量取所需的匙数(平匙))。

充分溶解:晃动奶瓶,只可左右晃动,不可上下晃动,待喂前,稍微松动奶嘴,进入一些空气再拧紧(避免冲击力太大),方便宝宝吸吮。

人工喂养操作

提前准备

观察奶粉配比。

奶瓶孔径是否合适。

奶瓶出气孔位置。

奶瓶的安装方法。

第一步、排尽奶瓶中的空气

拧开奶嘴即可。

第二步、奶粉的配置

详见上方说明。

第三步、测温度和流速

把奶液滴在手腕内侧2—3滴,看温度是否适宜,不感到烫或凉为宜(在会所期间因为使用的是恒温水壶则不用测温度)。

并判断奶嘴孔径大小是否合适(一般倒拿奶瓶,奶水不往下滴)。若连续流出说明孔径大,容易引起宝宝呛咳。不可使用工具将原本奶嘴变大。

第四步、开始喂奶

温度适宜后、将奶嘴放于宝宝嘴周围轻微碰触看宝宝是否有吸吮的动作,等待宝宝有明显含乳的动作水平将奶嘴进入宝宝的口中(奶粉要现吃现配)。喂奶时、注意奶瓶出气孔应该朝上。

没有吃完的奶应倒掉;配好的奶放在冰箱里,不得超过24小时;牛奶不能放在保温杯里,以免滋生细菌;手不能碰奶嘴;消毒过的奶具可以放在消毒锅里,但不要用水泡着)。

宝宝吃10多口或者呼吸比较急促时可将奶嘴拔出令宝宝喘口气休息一下,也是模仿宝宝在妈妈身上吃奶奶阵一阵一阵的感觉,避免造成流速混淆。

第五步、喂奶结束

宝宝吃完奶后,拍背,使其打嗝,并给予右侧卧位。

母乳和配方奶中的营养非常丰富,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变质,对肠胃免疫力还未健全的新生儿是很大的威胁。所以、宝宝吃完奶粉之后,奶瓶要及时的清洗消毒。

奶瓶清洗操作

根据不同材质的奶瓶来选择奶瓶刷的材质(玻璃材质的奶瓶应当选择刷毛比较硬的刷子,而塑料材质类的奶瓶则应该选择刷毛比较软的刷子)。

清洗奶瓶一般使用流动的水,使用奶瓶刷将奶瓶轻轻刷干净即可,但如遇到轻刷无法去除的污垢,先试试用热水浸泡一会,切忌太用力,塑料材质的奶瓶是很容易留下划痕的。

奶嘴、奶瓶瓶口和螺纹处是最不易清洗的地方,要使用奶嘴刷。清洗之后、打开奶瓶消毒锅。

PS:奶瓶清洗剂并非每次都用,一天用一次即可。毕竟这是清洗剂里面有化学成分,对宝宝肠道会用影响,所以要控制少量用。

点击查看:消毒奶锅的使用方法

点击查看:宝宝喂药的操作步骤

常见问题

Q:宝宝单次的喂养量该是是多少?

A:见上图。

Q:上次吃了60ml,这次怎么才吃40ml?正常吗?

A:正常。就像成人一样偶尔一顿吃的少,要纵向对比前后的喂养量

Q:宝宝吭叽吭叽是不是没有吃饱?是不是吃撑了不舒服?

A:宝宝吭叽可能的原因是:

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