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产妇疲劳,改善产妇睡眠,通过药物的治疗作用,配合足底相应穴位刺激,达到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共分六种方:方气虚方、失眠方、贫血方、痛经方、腰膝酸软方、脑力劳动方。
提前准备
护理人员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木制足浴桶、熬药罐、足浴药包、足浴用薄膜、浴巾、擦脚毛巾等;
环境准备:温湿度适宜、宽敞、安全;
宝妈准备:排空大小便。
操作流程
解释、告知中药足浴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客人的理解及必要的配合。
足浴药包放入盛凉水的药罐中浸泡30分钟;水量以没过宝妈三阴交穴位向上2CM为宜。
熬制,用武火烧开,转文火熬制30分钟即可。
套上足浴膜、倒入足浴桶,自然放凉至38--43℃为宜。
协助宝妈开始泡脚,并用浴巾盖在双腿及足浴桶上,使里面的蒸汽对整个小腿进行有效的挥发作用。
泡脚时间15-20分钟为宜,不超过30分钟,头上微微发汗为宜;过程中要不断询问宝妈感受,必要时给予肩部按摩。
协助宝妈擦干、穿鞋,指导注意事项,防受凉感冒、防眩晕跌倒等。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足浴最佳时间:晚上7:00--9:00;
足浴水自然放凉,以38--43℃为宜,中间不可加凉水;水量以没过三阴交穴位向上2CM为宜,不可过少;
泡脚过程中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整个过程注意与宝妈的沟通,氛围愉悦,指导到位;
气虚方配备小药盒使用方法:盒子内的药是用来减少虚汗量的,在足浴前2小时用60-70℃的水溶成团状,敷在肚脐窝内,并用肚脐贴贴好;敷时长为20--22小时。
高血压、心脏病或安有心脏起搏器、以及有散在出血或足部有破溃等禁止足浴。
参与讨论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