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之前

婴儿出生后,脐带被切断,几小时后脐带的残端变成棕色,逐渐干枯、发黑,至3-7天从脐根部自然脱落。脐带脱落后,根部往往潮乎乎的,这是正常现象,可以用消毒棉签蘸75%的酒精将脐根擦净,很快就会干。

在脐带未脱落以前,我们每天要注意观察脐窝有无渗血、渗液,脐轮有无红、肿。每天可用消毒棉签蘸碘伏或酒精,擦拭脐带根部,并轻轻擦去分泌物。每天1-2次即可,不必包裹纱布,更不要用厚塑料布盖上,再用胶布粘上,这样很容易滋生细菌,酿成脐炎乃至新生儿败血症。

洗澡游泳时应用婴幼儿护脐贴做好防护,减少沾水,保持干燥。

脱落以后

脐带脱落以后,脐部总是不干燥,仔细观察呈粉红色,如绿豆大小的新生物,犹如葡萄串,表面常有渗液,甚至有脓液,这就是脐肉芽肿,又叫脐茸。这是由于脐断端长期不干燥受到细菌感染,有慢性炎症刺激的结果。如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尽快请医生诊治。

脐带脱落后,脐部创面大,有黄色分泌物,应增加消毒次数,严密观察。如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情况,应当尽快请医生诊治。

点击查看:宝宝脐带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