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出生28天之内)宝宝的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了肉眼可以看出的发黄现象,主要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胆红素就是让皮肤发黄的物质)浓度升高的结果。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新生儿胆红素的特殊代谢特点造成的暂时性黄疸,孩子的黄疸程度在正常范围之内,生长发育满意,没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的医学干预,等待自行消退即可。如果孩子的黄疸情况不符合生理性范围,例如黄疸数值非常高,则需要考虑病理性黄疸。

检查方式

黄疸仪。打开经皮测试仪,校正数值。宝宝额头中央,胸部中央垂直测量,并做好记录。操作时,遮挡好宝宝眼睛。及时关闭经皮测试仪。

正常:正常监测。连测三天黄疸值低于5mg/dL,可以不再测量;黄疸值在5--10mg/dL,每天上午测量一次;黄疸值大于10mg/dL,每天上下午各测量一次。

稍高:黄疸值在15以下。宝宝适当做抚触、被动操,促进运动,多吃多拉。每天监测两次黄疸,晒阳光浴,加强喂养,如带有药物,按医嘱喂药。

较高:每天监测三次黄疸,足月儿黄疸值高于12.9mg/dl,早产儿黄疸值高于15mg/dl伴精神、吃奶、体重增长情况差的,及时建议转诊医治。

生理性黄疸

对于刚刚脱离母体的新生儿来说,出生后处于一个不同于任何阶段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内胆红素代谢有其自身的特点:

1. 体内产生的胆红素较多;

2. 由于肝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而导致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不足;

3. 血液中白蛋白和胆红素相互结合的能力比较差;

4. 胆红素被排泄出体外的能力不足;

5. 肠肝循环增加(也就是说已经排泄入肠道的一部分胆红素还会被重新运送回血液内)。

以上五个特点导致新生儿会出现短时间内皮肤黏膜黄染的情况。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表现

从表现来说:生理性黄疸主要呈现浅黄色,分布范围也较为局限,多见于面颈部或躯干部位,巩膜也可被黄染,

从时间角度来说:大多数在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4~6天达到高峰(最高的数值足月儿不超过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7~10天开始消退,生后2周左右皮肤恢复红润状态,其中早产儿持续时间会稍微长一些,可以延迟至出生后2~4周才消退。孩子除有皮肤黏膜发黄之外,生长发育指标满意,没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

病理性黄疸

某些疾病会导致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生成过多(例如肺炎)、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例如新生儿窒息)或者出现胆汁排泄障碍(例如新生儿肝炎),使得孩子黄疸情况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症状表现

1. 出现时间早,例如出生后24小时之内即出现黄。

2. 黄疸进展快,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超过0.5mg/dl。

3. 黄疸程度重,任意时间段检测的黄疸数值足月儿大于12.9mg/dl,早产儿大于15mg/dl。除面颈部、躯干外,黄疸还会蔓延到四肢、手心和足心。

4. 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还没有消退,早产儿大于4周仍不消退。

5. 黄疸本来已经消退,但是又再次出现皮肤黄染。

6. 伴随表现:病理性黄疸的宝宝往往会伴有其他症状例如精神状态差、体重下降、贫血、皮肤出血点、水肿、体温升高等。重症黄疸的孩子还可能会出现拒绝吃奶、肌张力低、高声尖叫、呼吸困难甚至惊厥等现象。

什么情况下去医院就诊

凡出现病理性黄疸临床表现之①-⑤中的任何一项,无论是否有伴随症状,都应该带宝宝去医院测量黄疸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