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宝爸和宝妈一起进店咨询,销售带顾客直接看房间,结束后回到一楼接待区域介绍服务。
介绍的顺序是:
拿着四种套餐的区别(文字版),

  1. 介绍员工制月嫂。只用说到“我们都是具备三证一书的员工制月嫂。”

  2. 介绍月子餐。

  3. 介绍产康。

  4. 再介绍套餐价格。

全程讲解时,只用了套餐价目单(纯文字),其它销售册子没有使用。

案例分析

问题1:顾客进店后要不要直接看房间?

正常是先坐下来聊一聊,然后再看房间。因为我们的门店优势是在服务上。顾客很着急、进来就想看房间,怎么办?在接待流程中也说过。点击查看:接待流程

问题2:顾客为什么跟你买?

这要解决三个问题:F卖点是什么?B卖点的好处是什么?E怎么证明?

比如员工制月嫂的好处,也就是中介月嫂的弊端,我们册子上“月嫂被吐槽的点有哪些”,就是为了突出员工制月嫂的好处。如果只说卖点不讲好处,顾客意识不到价值。光讲好处不讲证明,顾客觉得是自卖自夸。

销售手册怎么讲解,可以查看:服务手册讲解。古人说“温故而知新”。我们接待了很多顾客,一句话重复了几百遍了,但是对于新顾客而言,她是第一次听。销售时间长了,经常会不自觉地“做减法”,有些话就不讲了。销售要经常温故一下之前的知识。

问题3:为什么要提前了解顾客的情况?

同样的卖点对不同的顾客会产生不同的好处,比如同样是一对一,一胎二胎的话术不一样,顺产剖宫产也不一样。不同的顾客需求点不一样,讲解卖点的话术就会不同。

了解顾客的情况分为四个方面:

认知水平:新手还是二胎,是否了解过月子中心。这决定了我们该怎么讲,是深入还是简单。

性格特点:急性还是慢热型的,决定了我们是快讲还是慢讲。能不能开个玩笑、幽默一些?

基本情况:年龄、胎次、产检医院等等,这决定了我们将卖点如何讲。

决策身份:决策人不同的身份决定了关注的点是什么,

了解顾客情况,就等同于医生给病人做体检一样,做了体检才知道病因痛点(需求点),才能对症下药(讲解产品)。更多了解顾客情况的内容,可以点击查看:接待流程

问题4:到底什么时候该讲套餐明细?

讲套餐很容易进入到谈价环节。价值不到,价格不报,当我们还不了解顾客的情况,需求点,也没有把我们的卖点讲解到位,过早进入讲套餐是不对的。顾客只关注了价格,而缺少价值。正确的做法是循序渐进的分护理、餐饮、产康(顺序因人而定),最后是套餐明细报价。

问题5:怎么用好销售手册工具?

销售手册是为了讲解卖点时“怎么证明”的问题。再说我们是员工制月嫂,不如直接展示看。“能动手,别动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