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前准备
喂养前,协助母亲洗净双手。用枕头、靠垫支撑母亲的手臂、腰部和腿部,使母亲舒适放松。护理人员采用舒适的体位,舒服放松。必要时用洁净的毛巾擦拭清洁乳头乳晕位置,但不可过度清洁。
喂奶中
五种常见的喂养姿势
合理选择母亲的体位:侧卧式、摇篮式、橄榄球式、半躺式、交叉式。
1. 侧卧式:适用于剖宫产术后的母亲,避免切口受到压迫;母亲倍感疲惫,希望婴儿在吃奶时休息;乳房较大的母亲,侧卧位利于婴儿含接;夜间哺乳,利于母亲休息。
2. 摇篮式:最常用的姿势。母亲坐的椅子高度合适,用一个垫子或枕头放在她的背后,如椅子太高可放一小凳子在母亲脚下。产妇托婴儿的那侧肘部可以支撑在床边或沙发扶手,或提供托垫。
3. 橄榄球式:适用于双胎,两个宝宝同时喂;乳头内陷、乳头扁平、乳房过大的产妇;更偏向于喜欢吃一侧的宝宝。
4. 半躺式:适用于产后初期身体虚弱的母亲;乳头条件或者宝宝口腔条件不好的情况。
5. 交叉式:适用于早产儿、小婴儿、吸吮能力弱或含接有困难的婴儿。
婴儿体位正确
婴儿枕部与脊柱呈一条直线,脖子不能扭曲。
怀抱婴儿时,婴儿的头颈部、腰骶部有良好的支撑。
婴儿的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婴儿身体紧贴母亲的胸腹部。
婴儿下巴贴紧母亲的乳房。
托乳房的方法正确
将拇指放在上方,其余四手指在乳房下方根部,呈C形托起整个乳房。
拇指轻压乳房,将乳头对着婴儿鼻子,使孩子容易正确含接。
托乳房的手不要太靠近乳头,以免影响婴儿的含接。
婴儿含接姿势正确
用乳头轻触婴儿口周使其将嘴张开。
当婴儿的嘴张大时,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中,使婴儿能含住整个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婴儿口腔上方可见较多乳晕。
婴儿下唇向外翻,下巴紧贴乳房,吸吮时面颊鼓起呈圆形。
婴儿有效吸吮的表现
保持有节奏的吸吮、吞咽和呼吸。
能看到婴儿慢而有力的吸吮动作,或听到吞咽声。
婴儿的手和手臂放松。
吸吮结束后,婴儿有满足感。
母亲感觉有乳汁流出、乳房肿胀感消失、乳房变软。
每次哺乳结束时,用食指轻按婴儿下颌,取出乳头。
宝宝吃饱的表现
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宝宝表现出满足、愉悦的神情,吃奶间隔1.5-2小时左右,提示宝宝摄入量基本够。
观察宝宝的生理状态:如果宝宝每天排大便3-4次,颜色呈金黄(奶粉喂养颜色可能偏绿),小便6次以上提示宝宝吃饱了。
喂奶结束(拍嗝)
另外,宝宝喂完之后,将新生儿竖抱,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婴儿后背,使新生儿打嗝后再让其躺下安睡。如未能拍出嗝,可多抱一段时间,放在床上让其右侧卧位躺下,或头偏向一边,以免呛奶,引发窒息。
喂奶后要及时拍嗝
拍嗝部位应该是背心中部,相当于宝宝胃的后正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心口部”的后背。这样拍的振动才会达到宝宝的胃部,如果只拍宝宝的臀部或肩背部,就根本无法振动到胃。
要用空心的手掌稍微用些力量拍,拍的力量以宝宝的头有轻微振动为好,这样才能通过振动赶出胃内的空气。而如果仅用手指轻弹或轻摸宝宝背部,只能安慰她(他)睡觉。
要让宝宝打嗝才算结束。但是胃里没有气也可能拍不出嗝,所以既要有耐心,但又不要太较真。拍嗝结束后放入婴儿床内;若宝宝一直没有打嗝,可将宝宝竖抱10分钟左右,然后床头宜高15度,右侧卧30分钟,再平卧,不可让孩子趴着睡,避免婴儿猝死(因为胃在人体的左侧,新生儿胃呈水平位)。
注意事项:拍嗝时日龄小于15天的宝宝,抱起拍嗝身体向后仰,注意保护宝宝脖颈部(坐位拍嗝可将宝宝坐于自己的左侧大腿之上,左手扶着宝宝的胸部,右手轻轻的从下向上拍宝宝的背)。
在日常护理中、遇到母乳喂养问题可以及时联系母乳指导师。
点击查看:认识乳房的结构
点击查看:母乳的成分
点击查看:乳汁的分泌
点击查看:母乳喂养的好处
点击查看:母乳的储存与解冻方法
点击查看:母乳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参与讨论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参与讨论